佳绩网 佳绩网
首页 /  快文 /  内容

盐碱地上实现了多打粮的突破性进展

快文 2023-03-25 15:34:32

中国科学家通过育种技术在盐碱地上实现了多打粮的突破性进展。他们发现了主效控碱基因AT1及其作用机制,该基因能在多种作物中起到广泛作用,包括高粱、水稻、小麦、玉米和谷子等作物。相关育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这些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为改良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了希望。这一发现同时揭示了植物界基础科学重大问题,是科学界的重大发现。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意味着要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这项研究成果是面向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需求,从基础研究着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案例。

以下是具体的突破性进展:

育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多种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包括高粱、水稻、小麦、玉米和谷子等作物。在大田实验中,AT1/GS3基因的敲除可以提高这些作物的产量和生物量,也能提高盐碱土壤玉米的存活率。

相关育种技术不引入任何外源基因,其原理是自然界已经产生的基因变异,这为生物安全和未来推广提供了多重保障。

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育种技术的突破对于我国国家粮食安全中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国家战略发挥重要作用。

盐碱地中,除了含盐还含碱性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条件比中性盐地更为恶劣。研究植物如何耐盐的论文多,已发布超过2万篇;研究植物如何耐碱的论文则很少,才400多篇。因此,这项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这项研究成果是中国科学家的育种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版权申明:文章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